扫码手机阅读

三国:入联军被辱,反手认祖归宗

作者:一剑,一念 | 分类:历史 | 字数:50.1万

第94章 袁术的野心

书名:三国:入联军被辱,反手认祖归宗 作者:一剑,一念 字数:2230 更新时间:2025-08-27 09:44:50

寿春。

袁术进军兖州失利,率军来此,杀此地太守,夺其城。

经过时间推移,此地俨然被他给全部掌控。

“唉。”

拥有无上权利的袁术,望向桌面上的一张图纸,也忍不住唉声叹气。

都知道袁绍野心非常大,但其实他的野心,也不小。

近些年来一直埋藏在心中,随着势力扩张,手下精兵猛将越来越多,埋藏在心底的野心也越发膨胀起来。

“主公,莫非有帝王之志?”

谋士早就知道图纸上的内容,乃是一玺绶。

近期自家主公反复观摩,对其十分着迷。

“汉室衰微,大权落于董氏祖孙手上,当今天下诸侯并起,蔑视皇权,我虽心有帝王之志,却不敢妄自僭越……”

袁术饮下一口蜜水,只觉得无味儿。

这哪是蜜水啊,明明是清水。

无法完成自己的抱负,即使是蜜水也不甜。

“主公既有帝王之志,何不试探一番?”

谋士听罢眼前一亮,赶忙出主意。

若袁术真能成为皇帝,他也算是开国之人。

日后光宗耀祖,成为新一代世家也未尝不可能。

“你说说看。”

袁术身躯坐正,打起精神。

“僭越称帝,此乃大罪,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忠汉的诸侯敌视。”

“既然董氏祖孙可以挟天子,那我们为何不能也扶持一天子来?”

谋士侃侃而谈,显然汉朝对他来说,根本是可有可无的东西。

“那天子从何而来?”

袁术内心已经抑制不住的激动。

若真有第二个天子,分化大汉皇权,致使汉室权威一降再降。

到了一定时候,他或许真能成就帝业。

只是汉灵帝之子刘辨,早就被董卓给毒死。

刘协又在董卓掌中,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。

“天子,非刘姓之人不可,天下,皆是刘姓之人!”

“好!”

袁术大喜,确实是这么个道理。

天子,不过是一个由头罢了。

刘协都自身难保,他又何尝不能找个刘氏之人代汉。

“住嘴,你出此无君无父之谋,是想让天下人皆唾弃袁公吗?”

阎象忍了许久,一步步看到袁术越陷越深,终于忍不住了。

诸侯的崛起,证明了汉室衰微的事实。

但不代表有人可以光明正大去挑战汉室权威,尤其是第一个挑战的人,将会受到灭顶之灾。

董卓,便是例子。

但董曜,却是意外。

这个人确实与常人不同,拥有扭转乾坤的能力。

这大汉,说不定真会栽在此人手中。

到时,袁术才会有实现帝王之志的机会。

那谋士见怼他的人是阎象,当即不敢言语。

袁术仿佛被泼了一头冷水,颓废的坐了回去。

阎象本以为此事情告一段落,却不知今日袁术野心被激发。

他暗地之中命人私造玉玺,寻找拥有皇室血脉的刘姓之人。

野心的种子已经埋下,被人阻止,也只是一时罢了。

稽落山。

鲜卑族的第一道的防线,也是最后一道。

一旦攻破,便是直面龙城。

现鲜卑族首领魁头之弟,步度根在此防守董曜。

与他一同的还有被打散的匈奴人,呼厨泉。

而魁头近期发现侄子骞曼野心不小,让兄弟出征之时带在身旁,尽可能不让其出现在龙城。

“那便是汉人的军阵吧?”

步度根于高处遥望董曜骑兵,见其威武不凡,心下一颤。

难怪匈奴人能输的这么惨,除了被偷袭,就是甲胄,武器也不能与其相比啊。

不过好在他们早就接到消息,最起码可以避免被偷袭的事情发生。

真正面对敌,以人数压制,凭借他们的骑术谁赢谁输尚未可知。

“那骑黑马之人便是董曜,他乃董卓长孙,据汉人传闻,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
呼厨泉手指向远方,介绍道。

他没有见董曜出手,只是其手下,便打的他节节败退。

“夸大罢了,这是汉人们的一贯作风,他们永远无法改变这个坏习惯。”

步度根摇摇头,并不信这败军之将的说法。

傲慢,又何尝不是你们的坏习惯,呼厨泉心中冷笑。

就继续傲慢下去吧,真到了最后一刻,只怕是后悔都来不及。

“匈奴人竟然投靠了鲜卑人,这岂不是认贼作父?”

黄忠眼神极好,一眼发现了呼厨泉。

按照另外一个说法,这是第二个万户侯啊。

吕布微微愣住,认贼作父,这话题确实尴尬。

好在黄忠并非意有所指,只是照常说话罢了。

“匈奴人想利用我去和鲜卑人作战,即使他不投靠,我也会灭掉鲜卑族。”

“告诉所有将士,十五日破稽落山,一月入龙城。”

“功成,归故乡!”

出来许久,不止是将士们想家。

就连他董曜也是,许久未亲近家中四女,有些心痒难耐。

回去之后,必然三天不下榻。

稽落山内敌人死守不出,就算叫阵怒骂,双方语言也不通。

董曜只得撤军三十多里,将探子全部收回,故意暴露给鲜卑人看。

接下来需要派遣一支队伍前去诈败,吸引鲜卑人来追。

“大将军,杨自加入您的麾下未立存功,却接连被提拔,杨自知名不副实,愿亲领本部前去诈败。”

张杨主动请命。

论武勇,他不如董曜帐下任何一人。

论计谋,似乎面对异族根本不需要这东西。

“稚叔既然有此意,那便依你。”

“喏。”

见董曜应下,张杨率领本部前往稽落山挑战。

随后董曜又安排吕布等人前往半路埋伏,若鲜卑人赶来追赶,便从半路杀出。

这方法几乎是百试不爽,那句话怎么说来着,只许败,不许胜。

打仗没赢过,升官没停过的夏侯惇,似乎就吃过这种亏。

很快,张杨率领兵马来到了鲜卑人眼皮底下。

双方你来我往,又是一番语言不通的辱骂。

最后谁能赢,全看哪边嗓子哑。

“对方人数很少,董曜扎营又远,可率兵杀出去。”

鲜卑人也有谋士,将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。

“所言有理!”

步度根翻上战马,点齐万余骑兵。

紧接着寨门打开,鲜卑人从中冲出。

张杨见状拨马便逃,刚才骂的有多凶,现在跑的就有多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