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手机阅读

大宋双龙传

作者:天下无二汪 | 分类:历史 | 字数:121.1万

第512章 战前准备、战略欺骗

书名:大宋双龙传 作者:天下无二汪 字数:2314 更新时间:2025-08-27 09:45:20

燕京城“绝密会议”开完,大明的战争机器开始加速运转。

不仅仅是燕云、辽东、半岛三处都在全力备战,在宋境内全面负责的小舅李诚,也开始了战前部署。

话说那个密道,本来知情人就不多,官家出宫逛樊楼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。

赵桓上位后,又将皇宫内侍、禁卫大换血,仅剩的一些知情人也不敢多言。

加上先帝死的太恐怖,私底下各种荒诞不经的传说,更是吓人。

艮岳的这一片区域都快成了禁区,青天白日都没人敢往这边凑。

时迁、大叔、萧尧道三人,没事就来逛一逛,现在可省事了,樊楼是自家的产业。

密道的出口,在咱们自己家屋内,艮岳还不是想进就进,不要太方便哦!

汴梁城中,黑龙和刘伯文“一武一文”两员大将,一个主内一个主外。

城内的不用多说,黑龙哥哥敢拍着胸脯立军令状。

但凡让远道而来的自家兄弟,在城门外多耽搁一会儿,都对不起他这三年的辛苦。

陆六哥去燕京后,已经转职到军方,顺风行现在的大掌柜自然是刘伯文接手。

一再扩大规模的顺风行,在预期攻略的相关城市,全都建了自家的货栈。

看起来投入巨大,有些得不偿失,实际上这就是穿着大宋“合法外衣”的一处处兵站。

汴梁号称“四水贯都”,所谓四水,指的就是汴河、蔡河、五丈河、金水河。

这四条河或环绕、或穿城,水运交通十分发达,南北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集中到此。

水路上打着顺风行旗号的大小“纲船”,更是难以计数。

有一说一,顺风行真正核心的骨干也就千余,数万分布在各地的“正式员工”,其实就是在这边混口饭吃。

君不密则失臣、臣不密失其身、几事不密则成害。

李诚从没想过,所有人都能义无反顾的跟着自己“谋反”,也不需要。

普通的“雇员”只需要按照管事的吩咐,认真干活就行。

譬如往各个分行客栈运物资,他们只管保证准时足量运到,安全入库就行,别的跟他们无关。

又比如汴梁周边的负责水路的管事,接到掌柜的指令。

某某号大纲船,某月某日到某处集合,有大活儿要接,那个时间段当然就不能再接其他生意。

这些普通的雇员,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,一项翻天覆地的“大买卖”。

也不需要他们知道!

顺风行的待遇在同行业中可是最好的,大掌柜又仁义,下面人卖力气把活儿干好就行。

……

为什么朋哥儿敢玩两路突袭、直取汴梁,沿途的城寨不予理会?

要知道另一个时空的靖康之战,金兵一路走一路打,只有破了城,才有充裕的粮草,和大量的降军当炮灰。

“闪电战”是大明与同时代迥异的战争模式,能实现战术要求的前提,就是沿途预设的一处处“兵站”。

预先准备了干粮、净水、柴禾、马料等等,包括两路大军过黄河时的。

这些准备让十万大军无须考虑后勤补给,只需要带上标配的三日干粮,和自己的武器甲胄就行。

有汴梁基地这么多细致入微的准备,十万大军南下,和在自家境内行军没什么区别。

朋哥儿疯了,才会去一个城一个城的啃骨头。

虽然拿下来也不费什么功夫,但会耽搁宝贵的时间。

“闪电战”的核心精髓就是速度,让敌人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,一击毙命。

这年头没有电话没有电报,只能靠人力传递消息和命令。

打个最简单的比方,汴梁城告急,下达“勤王令”。

千里外的西军,从接到八百里加急的“皇令”,召集勤王军、准备路上的粮草、交接防务,到最终赶赴汴梁城需要多长时间?

注意,西军九成是步卒!

等他们到了,黄花菜都凉了!

……

“双面间谍”张常先传回来的“大明军情”。

虽然明军大胜的消息,让赵桓和张叔夜震惊莫名,但“惨重的伤亡”还是让君臣二人松了一口气。

“金兵损失三万步卒、三万甲骑,六万明军虽然仗着火器犀利,也折损数万,燕京城家家戴孝,唉!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!”

“……穷兵黩武莫过于此,一年之内连打两次恶战,精锐尽丧啊!啧啧!”

“陛下英明!”

张叔夜对明皇的战法很是不以为然,仗着火器喜出奇,太过刚愎自用。

“眼下金兵铁骑还有十万余甲骑,而明军只剩四万余人,哄骗民众谎称大捷,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。

辽东之战还有的打,金人善骑,正面对战不是明军火器对手,若是轻骑突袭,骚扰诸城,明军只能处处设防”。

“然也!然也!难怪再次强征青壮为兵,闹得民怨鼎沸啊!”

“可惜!”

赵桓瞥了一眼枢相,知道其惋惜之原由,跟着叹了口气。

“是啊!可惜了!”

两人相对无语,“为尊者讳,为亲者讳”。

如果不是先帝宠幸童贯这个阉贼,两伐燕云,一次比一次惨,葬送精锐无数,糟践了大宋这么多年的积累。

现在大宋国库空空、入不敷出,能维持现状都捉襟见肘。

空有机会在眼前,但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但凡手里还有伐燕的十万大军在手,咳咳!

张叔夜想了想,不用估计也是白费。

大宋十五万精锐,连残辽数万兵马都打不过。

金兵把辽军打成狗,而金兵又不是明军对手。

这样算下来,大宋的军力,可真是麻绳穿豆腐,不能提啊!

迫在眉睫的危机稍稍减缓,也就是张叔夜这样的臣子还在忧心忡忡,竭尽全力的为大宋这个破房子修修补补。

整个大宋表面上依然“丰亨豫大”、歌舞升平,普通的百姓忙于生计,也没人太关注大明这个北方汉人皇朝的“邻居”。

已经被隔绝了信道的残辽契丹,和后崛起的大金女直,更是了无消息。

往年集中在西北的战事,随着西夏主力尽丧,现在也乖巧的很,而西北诸路大军折损的也所剩无几。

双方都是无心也无力,西北边境反而进入了难得的和平。

茶楼瓦舍中,路人们也只是把道听途说的大明,当个新奇话题佐茶佐酒。

仅此而已!

日子就这么的一天一天度过,平平无奇!

如果这时候有个人跳出来,非要嚷嚷大宋今年就要亡国,估计立马被啐一脸。

“太平盛世,犯什么癔症呢?”

……